一、实验目的:
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化技术是一种最常用的固体废物生物转换技术,是对固体废物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 加深对垃圾好氧堆肥化的了解;
2、 了解垃圾好氧堆肥化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二、实验原理:
垃圾好氧堆肥化是在有氧条件下,依靠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转化有机废物。有机废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可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直接吸收,不溶性的胶体有机物质则先吸附在微生物体外,依靠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质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三、技术指标及参数:
1、环境温度:30℃~80℃、
2、处理垃圾:5~10L/h、
3、实验罐外径(Ø 350mm×高500mm)
4、装置外形尺寸:1200mm×400mm×1300mm、
5、电源220V
6、功率1000W、
四、主要配置:
1、垃圾发酵实验罐1个:发酵罐的本体采用有304不锈钢制成(实验罐外径:Ø 350mm×高1000mm),配取样口2个,
2、304不锈钢筛盘承托层1套;
3、垃圾翻转装置1套:(配有250W调速电机1台、调速器1套、304不锈钢搅拌器 1套)发酵罐内装有垃圾翻转装置,对其垃圾进行均匀搅拌;
4、304不锈钢加热恒温水浴1套、含包括附件:加热恒温水套1套〈一般保持35-45度〉、循环恒流水泵1台(最高扬程10m、额定流量12L/min、功率90W)、温度控制系统1套(控温精度:±1℃)、PT100温度传感器1个;加热管1根、功率800W,
5、气泵1台:功率:20 W、最大气量:16L/min,带微孔曝气管1套、
6、流量测量与调节:气体流量计1只、(LZS-10、量程100~1000L/h)
7、沼气气体流量计1台、
7、渗滤液分离装置,气阀1只,放液阀1个,喷淋系统1套;
8、台面(白色10mm厚PP板)、拉丝银双色板标牌(设备各主要组成单元名称,便于学生了解设备);
9、电源控制系统:双面亚光密纹喷塑电控箱1只、漏电保护器(德力西品牌)、电压表、带锁按钮开关、线管等组成,
10、配套UPVC连接管道和阀门。
11、不锈钢框架实验台(30mm×30mm不锈钢方管、配脚轮为万向轮带禁锢脚)等组成。

垃圾发酵实验装置,透明注塑机模拟实验装置
一、概述:
本机是对生产用机进行了微缩和改进,具有体种小、可随意移动,适用于课堂教学提供给模具设计与制造人员认证模具运动与成型分析微型实验台。该产品包括开模、合模机构顶出机构、机身、控制系统和加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玩噪音无污染,并且可采用220V电压,可在任何有电场所使用,有受工业用电的限制;填补了模具教学中无实验
用机的空白。能在实验中看到模具的运动过程,从而将理性转变为感性知识。
本套注塑模拟机不需要加任何原材料,即可进行注塑机的结构原理演示实验,操作简单地,直观且容易理解,提高趣味性。学生进行操作,安全可靠,是模具基础教学中良好的教学设备。
二、技术参数:
1、交流电源:单相220VAC 50HZ
2、配套模具尺寸:240x150mm
3、演示台尺寸(mm):1200x500x600
4、整机重量:约70kg
三、配套注塑模:(选配)
序号 | 产品名称 | 型号规格(mm) | 序号 | 产品名称 | 型号规格(mm) |
1 | 单分型面模 | 240×150 | 7 | 斜导柱模 | 240×150 |
2 | 双分型面模 | 240×150 | 8 | 哈夫模 | 240×150 |
3 | 潜浇口模 | 240×150 | 9 | 斜顶模 | 240×150 |
4 | 顶出先复位模 | 240×150 | 10 | 旋转牙纹模 | 240×150 |
5 | 推板模 | 240×150 | 11 | 热流道模 | 240×150 |
6 | 二次顶出模 | 240×150 | 12 | 弯管模 | 240×150 |
本软件基于unity3d开发,内置任务书与实验提示,采用三维漫游的形式,可通过键盘控制移动,鼠标控制镜头方向,鼠标滚轮控制画面远近,可360度旋转,三维墙体上画有电气图。
1.设备元件组装:根据高亮提示,找到元件控制架,可从元件库中按电气元件布局图拖拽元件安置到元件控制架上,元件库设有控制面板、开关电源、微型继电器、PLC、变频器、步进电机、交流电机、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步进驱动器、接口板、操作面板、断路器、伺服电机接口、数显电压表,选择错误时有提示。
2.技术指标测量:选择万用表检查伺服电机连接线、带BOP面板的伺服驱动器,左右按钮调至欧姆档,拖拽黑红表笔分别插入R、S、T、U、V、W、接地相测试阻值,根据高亮提示,在场景中找到电源开关,拖拽电笔或万用表进行测量电源是否打开。
3)电器元件连接:根据电气接线图,连接好电源线、控制线,高亮提示接口,将驱动器、接口板、动力线、伺服电机、编码器、PLC、继电器按顺序连接好,打开总电源开关、伺服电源开关、故障电路开关后,提示故障代码,从三项中多选故障原因。
4)参数调整测试:电源合闸进行调速,按任务书要求设置驱动器参数,进行点动控制/模拟量调速/多段调速控制,观察三维伺服电机运动控制。选择6条PLC程序选择任意一种然后进行伺服驱动器模拟量调速,PLC参数可调,设置好驱动器参数,进入三维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界面及电气显示界面,操作面板设有伺服启动、低速、中速、高速、伺服停止、扭矩限制、异常重置、正转/反转选择、0-10滑动控制(电气面板实时显示数值)。
5)巡视伺服系统口罩机三维虚拟仿真机,观察其结构,可注入故障点,多选故障原因,进行故障定位,将故障原因与对应的检测及定位方法连线,选择正确后进行故障排除,将故障原因与对应的解决方法连线。